close

認識「遊戲治療」

一、運用遊戲作為處理兒童困擾的原因

1.      兒童的遊戲本身具有治療的功能

2.      遊戲可以作為治療者和兒童之間建立良好的治療性人際關係之手段

簡單說來,遊戲治療乃是利用遊戲的方式,以達成心理治療或輔導的效果。

治療者必須受良好訓練,知道如何選擇器材及如何發展一份安全的關係,讓兒童能用其最自然的方式來溝通表達;在此特殊的心理互動交流中,從解決其人格與行為上的問題,期能促進其個人人格發展為目的的實踐性助人活動。 

二、遊戲治療的目的

1.      協助診斷了解

2.      幫助建立治療關係

3.      提供修通防衛和處理焦慮的媒介

4.      協助情緒的口語表達

5.      幫助兒童把潛意識的東西表現出來,並紓解所伴隨的緊張

6.      擴大兒童的遊戲興趣,以供日常使用

藝術治療是心理治療的一種,廣義上包括繪畫治療、音樂治療、詩歌治療、遊戲治療、園藝治療、陶藝治療、舞蹈治療、演戲治療等。但嚴格來說,音樂治療、詩歌治療、遊戲治療、園藝治療、舞蹈治療、演戲治療──這些手法是屬於「創作性藝術治療」(Creative Arts Therapy)或「表現性治療」(Expressive Therapy),而運用繪畫、拼貼、彫塑、物品等美術手法的才叫「藝術治療」(Art Therapy),因其主要是依賴美術裡的繪畫和造形手法,所以為了明確與區別起見,日本學界多半使用「繪畫治療」一詞來代替美國一般所說的藝術治療。

這門學問的理論基礎主要是來自形跡學、腦神經學、精神分析、心理學、社會學、形色心理學、藝術學、創作論、哲學....等,屬於二次大戰後新興的而且仍在發展中的一門「跨科際」學問。目標在於培養「藝療師」(Art Therapist)人才,以輔助心理醫師或精神科醫師了解病患乃至治療時的若干不足。但對於某些較輕微或慢性的精神心理困擾則可獨立作業,例如透過各種美術技巧的表現,藝療師和受測者產生互動、對話及解析等,以促進後者走向正常,抑或針對正常人,協助其自我了解深層心理狀況,乃至發現、挖掘、增強其潛在的創造力。

不過,繪畫治療其實尚可再細分出三大類:娛樂性繪畫治療、指導性繪畫治療、精神性繪畫治療。其中咸認為精神性繪畫治療最具治療意義。從精神分析的角度看,它是以透過繪畫將病患無意識的部分意識化(利用回饋、外化、聯想等作用)為其目的,但其他精神分析方面也有人試圖運用現存分析、心象分析、催眠分析、行為主義等途徑。我國自從數名留美學者引進藝術治療理論以來,迄今為止,大體上似乎仍偏重在「娛樂性繪畫治療」,至於最具治療意義的「精神性繪畫治療」,或因其醫學意味較濃,困難度相對增加,則尚待加強。試看目前各大學多半將藝術治療劃歸美術科系,社會教育方面則多把藝術治療導入在兒童美術類別,即可證明刻下國人對此學門的認知程度或接受度。

關於精神性繪畫治療,一般認為在於針對個人主症狀屬情緒障礙的神經症以及神經症兒童,效果最為顯著。至於陳舊性精神分裂或精神遲滯(深入生理層面,已固定化,屬於精神科醫師的領域),則殊難收到真正治療的效果。目前較常用的治療對象有:逃避上學、團體不適應症、飲食障礙症、家庭暴力、自閉症、躁鬱症……等等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redrose051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